<form id="19xtm"></form>

    1. <tr id="19xtm"><span id="19xtm"></span></tr>
      導航欄 ×
      你的位置: 作文網 > 優秀作文 > 導航

      夏日絕句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4-15

      最新夏日絕句讀后感(集錦10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李清照《夏日絕句》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1

      今天休息時,我從古詩集中讀到了一首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這首詩。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被后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風,委婉、細膩、清秀,大多數都是以北宋滅亡為界限,她的詩反映了當時戰亂帶來的災難,抒寫深沉的憂患情懷。這首詩金兵入侵中原,砸爛了宋王朝的瓊樓玉苑。后來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的丈夫為了保住生命不思平叛,臨陣脫逃了,后來李清照為國家和丈夫感到深深的恥辱,就在路過烏江時,借著項羽的悲壯,創作了此詩來暗自諷刺國家和丈夫。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的第一句意思是:當人活著的時候,就應該做人中的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的有價值,要做鬼中的英雄。第二句是:到現在,我們都還敬佩項羽的偉大壯舉,那種寧可對著烏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敵人,回江東保自己的生命的`氣節。李清照用這種借古諷今的手法,用偉大的寧死不屈的豪杰項羽來諷刺自己丈夫和皇帝那貪生怕死,遇到危險只考慮自己,不顧他人的生命安危,自私的這種表現。

      這首詩表達了李清照的愛國情懷,同時又諷刺了南宋統治者們屈辱偷生的這種行為。一個詞風委婉、細膩、清秀的女子能寫出這樣的與她風格完全相反的詩,可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我們也要向李清照這樣的詩人學習,學習她的風骨和氣節!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三、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四、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五、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六、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八、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3

      南宋女詩人李照清博學多才、智慧過人,著作了許多古詩詞?!断娜战^句》就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我就感觸甚多。

      每當讀起“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時,我就會懷念起中國千千萬萬個人民英雄:黃繼光、董存瑞、王進喜、狼牙山五壯士等等。他們有的為了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有的為了祖國的興旺而犧牲,但他們都是我們永遠忘不掉、永遠銘記在心的革命英雄。因為人民英雄的這種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就像詩里說的一樣:一個人活著,就應該做一個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壯烈,有價值,要做一個鬼中英雄。到現在,還敬佩項羽的偉大壯舉,寧可要對著烏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敵人,不肯回江東茍且偷生。這是一首頌詠歷史時候的詩。詩中懷念、贊美了歷史上的英雄項羽,稱頌他作為英雄生,也作為英雄死,寧可壯烈犧牲,也不茍且偷生的英雄氣概。詩中前兩句為佳句,壯志豪情,廣為傳誦。

      這首詩也借贊頌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諷刺南宋統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協的賣國求榮行為。也表現出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我們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詩人們學習,愛國愛人民。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謝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透景司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語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課題,齊讀)

      2、指句讀“絕”。

      3、指生說記字方法。師:大家都知道,絞絲旁的字多與絲線有關。所以這個字也可以這樣說:絲線染成顏色,稱為天下獨特,就是—絕。

      4、擴詞:絕技、絕活、絕招。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師范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奏。這首詩的節奏是223。

      3、自由練讀,注意節奏。

      4、師生合作,接讀。

      5、同桌之間像我們師生合作讀那樣讀。

      6、指名一對同桌讀。

      7、男女生接讀。

      8、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教師配樂讀。

      9、指名一名同學來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畫面?

      三、創設情境,細讀古詩

      1、學習第一句詩

      (1)如果把詩配上畫,按詩句的描繪,應首先畫什么?(黃鸝)

      (2)出示“黃鸝”剪貼畫。詩中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什么地方呢?(柳樹間)(教師隨機板畫柳樹,并貼上黃鸝)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那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么?(鳴叫)怎樣記信這個“鳴”字(謎語:鳥兒把口張,叫聲真響亮)擴詞:一鳴驚人、鳴叫、電閃雷鳴。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讓我們用歡快的語調讀第一句詩,注意節奏。

      2、學習第二句詩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們猜猜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白鷺)

      (2)出示“白鷺”剪貼畫,并介紹: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3)詩中寫的是一只白鷺嗎?(不是)哪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教師把一行白鷺貼上。)

      (4)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簡潔明快,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標出來(黃、白、青、藍)。

      (2)在讀課文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合詩句,大家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機勃勃,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遠處的西嶺雪山(板畫西嶺)

      (2)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里的積雪終年不化,所以詩人說“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組詞。

      加一點:“今”變為“令”,組詞。

      現在我們給“令”加偏旁,按學生的匯報板書:嶺、鈴、羚、領、玲等,口頭組詞?!傲睢弊肿兂伞昂?變的過程中說:大家看,令字一點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師:詩人從窗口向遠望,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鑲嵌在窗框里一樣。(教師邊描述邊畫窗框)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向近處看,又看見門前的什么?(船只)問:船是停著還是行駛著?(師貼船)你是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兒的船?(東吳)我們一起來背一下百家姓前兩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吳是一個姓氏。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權在江蘇一帶建立的政權,所以東吳指江蘇一帶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來。

      (2)所以從東吳來的船只路途遙遠,詩中用一個詞---萬里。現在同學們能明白這句詩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時,橫變提,而且右半部不出頭。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三、四句詩。

      四、背誦古詩

      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吟誦吟誦。

      (1)自由背誦古詩。

      (2)指名背誦。

      (3)齊誦。

      五、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進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相信同學們會利用這種學古詩的方法學會更多更好的古詩,有更大的收獲!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5

      讀《夏日絕句》有感古代是一本多姿多彩的文化書,每頁記錄著不同的文化,翻開唐詩這一頁,瀏覽一下,你的心情跟著那詩中欣喜若狂的快樂而轉變,跟著那詩中怒發沖冠的悲憤而轉動……讀著這些,你會被深深地感動,沉沉地入迷,讀《夏日絕句》有感作文。

      我讀過不少古詩,領略過那些詩人不同的感情。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最能感動我的,還是——《夏日絕句》這首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朝的女詞人李清照,她,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之一。這首詩中,先寫了那些貪生怕死、不思收復失地的南宋統治者,后寫項羽失敗于劉邦,不肯忍辱偷生,最后自刎。在這首詩中,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那種慷慨、英雄無畏的精神。其中用了一個“思”字,直接抒發胸懷,寫出了那些英雄對死的看待?!吧斪魅私埽酪酁楣硇邸?。又是一個多么鏗鏘的句子。古今中外,有多少的英雄豪杰,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存在,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慷慨就義!但是,不管他們生也罷,死也罷,他們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腦子里,誓不抹滅。不!單留在我們腦里還遠遠不夠,我們得讓這些英雄世代流傳,用他們來激勵世人該怎么做。

      這首詩不但表達了古今中外英雄氣概,也寫出了她愛國、為人、救國的宣言,她的氣概凜然可敬。也正是這凜然可敬的氣概,讓我驚嘆,讓我感動,讓我震撼,她堂堂一個女子,竟作出如此蕩氣回腸詩,難道不是所說的“巾幗不讓須眉”?是呀,別感嘆自己渺小,你依然可以像她及她寫的詩中的英雄一樣閃著耀眼的光芒。所以,我們要好好讀書,你現在的努力就說明你愛你自己的祖國,你現在的努力就是你將來建設更美好的祖國的未來的基礎。 同學們,這首詩如此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每次一看到、一聽到、一讀到、一想到。就會禁不住打顫,禁不住在心里生根發芽。相信我,它也能發出無窮的魅力,也會讓你成為我一樣深深地陶醉、感動在其中。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絕句》,理解古詩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古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三、教學流程:

      (一)導語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喜歡讀古詩嗎?我想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幾首古詩就藏在圖畫里,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出示的圖片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師:同學們發現了嗎?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哪個季節的景色?(生:春天)春天是美麗的、多彩的。有許多人歌頌過春天,有許多人贊美過春天,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優美的'詩作。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它的題目是《絕句》(課件出示)

      (板書:絕句,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生跟著老師書空)

      課件出示: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4、師: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78頁,看看杜甫所寫的這首絕句是幾言絕句。

      (學生看后回答)

      (二)初讀古詩,嘗試感悟

      1、學生自由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古詩,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檢查生字:要讀好杜甫的《絕句》,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生字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3、師:(課件出示節奏)讀詩不僅要讀準,還要讀出詩的節奏,詩的韻味,這也是絕句的一個重要的特點,讓我們通過一個游戲體會一下。

      4、對對子游戲。

      師:對對子,同學們都對過吧,和老師一起來對對子!

      師:兩個、對生:一行

      師:黃鸝、對生:白鷺

      師:鳴翠柳、對生:上青天

      師:兩個黃鸝鳴翠柳、對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下兩句同上)

      師生合作,師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師:好了,同學們,讀得快樂吧?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欣賞詩中的美景吧。

      三、看圖說話,領悟全詩。

      1、同學們快看,多么美麗的風景???誰來跟大家說說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板書)

      2、感悟詩中的色彩。

      師:美麗的風景之所以打動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這些景物的色彩嗎?

      師: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藏在這四種景物中的四種美麗的顏色,那么在課前導學單中有沒有答對???

      現在,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美麗的風景。

      3、感悟前兩句。

      (1)師:今天老師介紹兩個新伙伴給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黃鸝翠柳的圖片)

      師:誰來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唱歌。如果學生沒有說的很完整,比方說漏掉“兩只”“翠綠”,就提醒他們說完整。

      提示:小鳥叫,可以用哪個字?(鳴,板書)

      師質疑:兩個?!爸弧痹诠糯鷿h語里不做量詞用。

      師:你能找到藏在這幅畫中的詩句嗎?(課件出示詩句)

      (2)指導朗讀。

      師:兩只小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話呢,它們在說些什么???

      隨機采訪:小黃鸝,你在說些什么?。磕悄愕男那樵趺礃??(指導朗讀“兩個黃鸝鳴翠柳”。

      (3)師:近處的柳樹上有歡樂歌唱的黃鸝,那么遠處的藍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藍天白鷺圖)。

      師: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見了一行白鷺在天上飛。)一行:橫著排叫行,豎著排叫列。

      (隨機出示詩句)

      師:白鷺在藍天飛翔,作者用了一個“上”字?你有什么感覺?請你來讀一讀?哪位同學能讓白鷺再往上飛高一點?(請學生朗讀)

      (一行行同學賽讀,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讀前兩句詩。

      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張畫??!多么美麗的一張畫啊,你們喜歡嗎?(生:喜歡)此時,大家已經和詩人心意相通了,詩人也很喜歡這風景,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你們的喜歡吧。

      4、感悟后兩句。

      (1)師:看過高飛的白鷺,詩人的視線開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現在他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就在這兩句詩中。一起讀一讀。(課件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師:對于這兩句詩,同學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質疑,再讓其他知道的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7

      本次賽課我執教古詩《夏日絕句》,課后,我感覺收獲比較大,這里反思一下。

      一、反思課堂教學的處理

      把挑戰與合作引入課堂,增添課堂活力

      孩子們四年級了,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愛舉手了。根據此現象,本課教學時,我精心把兩個問題設計成了“請接題”挑戰形式: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學;一次是“不肯過江東”的教學。每次挑戰,孩子們都表現出昂揚的斗志。這種挑戰的方式,直接帶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為準備充分的同學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合作學習本課教學放在了區別“不肯”與“不愿”“不能”“不想”,體會用詞的準確性,放在了聯系《題烏江亭》體會杜牧眼中的項羽。這兩處對于學生都有一定的難處,合作學習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正因如此,如第一次合作學習后學生的表現:換作“不能”好像江東的父老鄉親不諒解項羽不讓他回去,這是被迫的。而項羽是自己覺得無顏見鄉親不愿回去,感覺上不同,所以不能換。學生說得非常好。而且小組討論時我湊近聽了學生的交流,發現他們發表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不拘泥于形式,非常的實在。

      二、反思課堂語文學習的“大語文觀”

      根據這首詩的學習的特點,提出讓學生課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學生查閱有關項羽的生平及與其相關的作品或成語等,進行交流學習活動。

      長課文要短上,短課文要長上。這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如何再現項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這就需要“課外資源”的有力補充,需要搜索不少資料,符合學生口味。具體是課前預熱時項羽的簡介、表現人杰的成語補充、“不肯過江東”時的歷史資料再現、品時代造就英雄時的《題烏江亭》及南宋的歷史背景和整體提升時有關英雄氣節的名句。我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竇桂梅老師說過:“教古詩不能光看教的數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進學生的質(精神)?!?/p>

      真正的`語文課并不僅僅是40分鐘,遵循這一特點,我獨具匠心設計了這節課的延伸活動:

      1、背誦并默寫《夏日絕句》

      2、配上旋律把《夏日絕句》編成曲吟唱。

      3、出一張有關英雄的手抄報。

      4、學了“英雄”,你有何想法,請把你的想法寫成文。

      從反饋的結果來看,可以歸納出幾點成功的地方:

      1、學生默寫并背誦特別認真,因為孩子們還沉浸在詩的意境中。

      2、學生自己出手抄報,自己為報刊題名,自己搜集資料,排版設計的過程中,注意到了排版技巧;一些愛畫畫的學生,還在報上畫上美麗的插圖,畫不好的,他們就采用貼圖,也很有創意……學生忙并收獲著。

      3、關于“英雄”文,學生的語言很有思維含量,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8

      我愛我們民族的古典詩詞。我時常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為外國人不識中國漢字而遺憾。古詩詞,是美的代名詞。

      這次一聽要上公開課,在諸多課文里,它穿越歷史,緩緩而來。它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我像春蠶食桑,撲在如海的資料中。在沙沙聲里,我食出了兩千多年前刀光劍影中人杰項羽的英勇善戰;在沙沙聲里,我食出了鬼雄項羽垓下兵敗從容自刎的坦蕩磊落……這位失敗英雄的形象在我腦海里一步一步變得豐滿。不讀書,就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原來大學期間學習的歷史知識只是冰山一角。

      讀完了項羽的一生,我又開始讀李清照。這個女子才氣逼人,高雅脫俗。她愛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樸素淡雅的桂花深得她心。她愛用詩宣泄離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此詩道盡了她心內的柔腸百結,非男性詩人之可比。

      李清照愛國,她欽佩項羽的英雄氣節。我也如此。但學生能否欽佩?這是本課教學最重要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之一。于是我提前用一節課跟學生們講述項羽的故事。

      以下是我上完公開課的反思:

      一、要讀懂學生

      教學效果與我的預設有很大出入。學生參與度不高,整堂課基本都是我在講授。

      唐老師認為我講得過多,應該讓學生居于主體地位,可以讓他們課前多方查閱資料,我在課堂上引導他們一步一步深入體會。

      我覺得我跟學生之間確實有距離感。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引導他們。一篇課文,我讀懂了其中的真味,但我教不到學生內心去。那么,我依然是一位失敗的老師。

      我應該去讀一讀教育學、心理學的名著。同時,我在課間多與學生打交道。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讀懂了教材還不夠,要去深入讀懂學生的心理。

      二、嘗試用不同教案教同一篇課文

      一個人的激情是有限的。

      同事們在比較了我的兩次課后,一致認為第一次在102班上的課更有成效,教學目標達成。而經歷了三次試課后的公開課,我已經激情耗盡。我對教學流程了如指掌,甚至膩味。翻來覆去講重復的東西,磨損了激情,浪費了時間。

      在失敗中,我意識到:除非教學設計有很大調整改動,以后我再也不會上太多次重復雷同的.課了。我可以研究同一堂課不同設計方式產生的差異,在比較中選取最適合學生的方式。這樣,我對教學依然充滿新奇與激情,還對設計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學習機會。何樂而不為?

      三、身在此山中

      升華結尾階段,我猶豫了很久,始終不清楚哪一個更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劉老師贊成從項羽的有氣節升華到當今社會有氣節的人物,讓學生做一個平凡的英雄。

      文老師贊成將杜牧寫項羽的詩作與之進行比較,讓學生產生思辨意識,發散思維,了解不同詩人對同一個人的不同看法。

      我選擇了劉老師支持的版本。更好還是更差,我也不知道。要等待時間給我揭曉答案。

      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設計教案是我整個上公開課過程里最難的事情。我擺好懷孕生產時的陣勢。每一段敲擊在鍵盤上的文字,都是一川思想之流。我聽見智慧緩緩流淌的聲音。我溫柔地望著一篇新鮮出爐的教學設計,心內喜悅。它是我的孩子。

      課后,老師們評價我教態自然,充滿感情。我想,之所以有感情,是因為都是原創。一味表演他人的東西,只是抄襲復制。真正的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所以,這也就是花老師說的:

      "只要你是真心為學生考慮而設計教案,那么,你的教案就會是好的。"

      大道至簡,不如返璞歸真。

      我的進步,是從備課《暮江吟》開始的。逐字逐句寫下自己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五年來,我沒有思考過目標與重難點到底是什么,機械地照搬教案,就像不會游泳的人,始終沒有丟棄游泳圈的勇氣。

      如今,我像剛會走路蹣跚著的小孩子,欣喜自己備課中的點滴進步。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9

      古代是一本多姿多彩的文化書,每頁記錄著不同的文化,翻開唐詩這一頁,瀏覽一下,你的心情跟著那詩中欣喜若狂的快樂而轉變,跟著那詩中怒發沖冠的悲憤而轉動……讀著這些,你會被深深地感動,沉沉地入迷。

      我讀過不少古詩,領略過那些詩人不同的感情。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最能感動我的,還是——《夏日絕句》這首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朝的女詞人李清照,她,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之一。這首詩中,先寫了那些貪生怕死、不思收復失地的南宋統治者,后寫項羽失敗于劉邦,不肯忍辱偷生,最后自刎。在這首詩中,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那種慷慨、英雄無畏的精神。其中用了一個“思”字,直接抒發胸懷,寫出了那些英雄對死的看待?!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又是一個多么鏗鏘的句子。古今中外,有多少的英雄豪杰,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存在,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慷慨就義!但是,不管他們生也罷,死也罷,他們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腦子里,誓不抹滅。不!單留在我們腦里還遠遠不夠,我們得讓這些英雄世代流傳,用他們來激勵世人該怎么做。

      這首詩不但表達了古今中外英雄氣概,也寫出了她愛國、為人、救國的宣言,她的氣概凜然可敬。也正是這凜然可敬的氣概,讓我驚嘆,讓我感動,讓我震撼,她堂堂一個女子,竟作出如此蕩氣回腸詩,難道不是所說的“巾幗不讓須眉”?是呀,別感嘆自己渺小,你依然可以像她及她寫的詩中的英雄一樣閃著耀眼的光芒。所以,我們要好好讀書,你現在的努力就說明你愛你自己的祖國,你現在的努力就是你將來建設更美好的.祖國的未來的基礎。

      同學們,這首詩如此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每次一看到、一聽到、一讀到、一想到。就會禁不住打顫,禁不住在心里生根發芽。相信我,它也能發出無窮的魅力,也會讓你成為我一樣深深地陶醉、感動在其中。

      夏日絕句讀后感 篇10

      這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的一首絕句。是一首寫項羽的詩。大家知道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嗎?他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之后,退守到烏江邊上。他本來可以渡過烏江,重新招兵買馬,可是他覺得自己沒有臉去見江東的父老,就在江邊自殺了。

      李清照也是在朝廷南逃的情勢下被弄的家破人亡的'。她在寫這首絕句時內心一定很感慨和憤怒,也一定會感到和項羽同病相憐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边@一句應該算是對自殺的項羽一種勉勵吧?;钪?,要作人間豪杰;即使是死,也要成為鬼中英雄。多好的句子!既表揚了項羽他那種有情有義一心一意拿走江山的報父之心,又鼓勵他要在鬼中成為英雄。我們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不能帶走,即使存在鬼魂,一定也只是在空中飄來飄去的空氣罷了,它不可能能看見李清照寫的這首絕句。但,<<夏日絕句>>還是能成為一首名作。因為它反映出了當時朝廷腐敗的一種程度。

      讀《夏日絕句》,我感觸甚多。

      看全黄大色大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