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19xtm"></form>

    1. <tr id="19xtm"><span id="19xtm"></span></tr>
      導航欄 ×
      你的位置: 作文網 > 優秀作文 > 導航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發表時間:2025-04-04

      最新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匯編12篇)。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1

      一、活動目標:

      1、對周圍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感興趣,并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2、能夠尋找出幼兒園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初步學習設計簡單的安全標志。

      3、認識幾種常見的安全標志,知道這些標志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和設計安全標志,能將設計的標志貼在相應的位置。

      難點:設計安全標志

      三、活動準備:Zwb5.Com

      1、迷宮背景圖、幾種常見的安全標志、若干小標志、彩筆、三角形、圓形的紙張若干

      2、散步時帶幼兒觀察幼兒園里不安全的地方

      四、活動過程:

      1、認識標志

      (1)談話:你們認識標志嗎?你都見過那些標志?

      小結:安全標志對我們非常重要。能夠提醒我們注意安全。

      (2)講故事:小烏龜要道快樂城堡去玩,路上要經過“安全標志迷宮村”,要想到達城堡,必須要認識這些標志,請幼兒和小烏龜一起認識標志吧。

      (3)提問:這是什么標志?你在哪里見過?它提醒人們注意什么?

      2、貼標志

      (1)出示背景圖

      提問:這是那些地方?他們需要標志嗎?需要什么樣的標志?

      (2)幼兒每人拿一個小標志,幫安全標志找家。

      教師小結:看標志是否找對位置。

      3、設計標志

      (1)啟發,引導幼兒發現幼兒園不安全的地方。

      你發現幼兒園里哪些地方不安全?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標志?它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事情?”

      (2)幼兒分組設計標志,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和一起設計的標志貼到相應的位置!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2

      在馬路上行走時,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紅綠燈和斑馬線。

      不要在馬路上玩耍嬉戲,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過馬路時,要注意觀察周圍車輛,并由大人牽引或看護。

      騎自行車或坐車時,要戴好安全帽,并遵守交通規則。

      不要在池塘、湖邊、河邊等水域玩耍,以免溺水。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為,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

      3、提高遇到危險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1、視頻:《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騙小朋友情境。

      2、歌曲《小兔子乖乖》、《我不上你的當》

      活動過程:

      一、歌曲引題,了解哄騙

      (幼兒隨音樂《小兔乖乖》進入教室)提問:

      1、"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乖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2、小兔子開門了嗎?

      3、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媽媽的?

      教師小結:小兔子讓大灰狼把尾巴從門縫里伸進來瞧一瞧,判斷出這不是媽媽的尾巴。小兔子真聰明,遇到問題不慌不忙,動腦筋想辦法,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聯系實際思考判斷。并通過追問: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進一步引導幼兒判別自己的親朋好友等熟悉的人會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開門。)

      教師小結:我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稱為"陌生人"。

      討論:為什么不給陌生人開門?(會騙人、會偷東西、會把小孩帶走……)

      教師小結:對,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

      (中班幼兒對《小兔乖乖》這個故事及歌曲都非常熟悉,這樣導入開門見山讓幼兒對"哄騙行為"有了初步的感知,并通過問題層層遞進,讓幼兒自己發現大灰狼哄騙小兔子的方法及小兔子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做法。同時引出"陌生人"的概念。)

      二、觀看事例,引發思考

      1、看一看,說一說播放視頻《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帶小雨走"停止。

      提問:

      (1)如果你是小雨,會跟那位阿姨走嗎?

      (2)為什么?

      我們看一下小雨到底會怎樣做,繼續播放視頻,請幼兒看完后提問:

      (1)那位阿姨是怎樣把小雨騙走的呢?

      (2)這位自己稱是媽媽同事的阿姨小雨認識嗎?

      教師小結:無論別人怎么說,只要你不認識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輕易相信。(通過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陌生人"的含義。)

      (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辦法救小雨呀?

      (4)我們怎樣判斷陌生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呢?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別方法,如:給家里人打電話,詢問警察,找老師幫忙等等。

      2、想一想,辯一辯教師接著提問:如果小雨真的被帶走的話,會有什么后果?(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對后果進行推測,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幼兒的觀點,并分享給全體幼兒,從而讓幼兒明白跟陌生人走的嚴重后果,堅定幼兒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樹立防范意識。)

      三、律動表演,鞏固認識

      播放歌曲《我不上你的當》,請幼兒邊聽歌曲邊跟隨音樂表演。

      (伴隨詼諧幽默的歌詞,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表演,讓幼兒放松一下思考所帶來的緊張情緒,并再次增強幼兒不上當受騙的意識。)

      四、判斷推測,引發討論

      播放情景一: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

      提問: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給小朋友好東西吃。

      提問: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帶小朋友找爸爸。

      問題: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美麗的森林里也有害蟲,我們的身邊也會有壞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陌生人的話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隨便答應。分清好壞不上當,做個機智勇敢的好寶寶。

      (通過畫面再現場景幫助幼兒理解當時的情境,引導幼兒綜合利用已有經驗分析判斷正確的行為,使不輕信陌生人的意識再次植根在幼兒心中。這一環節使幼兒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角色扮演,真實體驗

      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陌生人我不怕",增強應對"陌生人"的經驗。

      (1)教師扮演陌生人進行游戲。陌生人給小朋友好東西吃、帶小朋友買玩具、帶小朋友找媽媽等幾種方法騙小朋友走,幼兒想辦法應對陌生人,并想辦法求助。

      (2)讓能力強的幼兒扮演陌生人再次進行游戲,進一步提升幼兒的防范意識。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4

      1、上街安全教育。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玩?;蛲A?,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要讓孩子記住自我的姓名、家庭住址,教育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

      2、防止異物入體。要教育孩子不要把小彈珠、小紐扣、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小東西放入口腔、鼻、耳等部位,以免發生意外。

      3、不要隨便從高處跳下來。要對于大一點的孩子,要教育他們不要隨便從高處跳下來,讓他們懂得其中的危險。另外,還要教育他們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以免發生意外。

      4、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處亂跑,否則容易發生意外,使孩子受傷。

      5、防止燙傷。要嚴禁讓孩子到不安全的地方,并嚴禁他們拿開水壺、燙飯等,熱水瓶要放在適當位置,并要給孩子喝溫度適宜的開水。

      6、防止兒童丟失。組織兒童活動時,教師要隨時清點人數;兒童來園、離園時教師要與家長交代情景。

      7、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8、防止觸電。室內、外電流開關要設量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禁止孩子自行開關電燈、電視機、收錄機、消毒柜等電器,以免發生觸電等意外事故。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5

      1、知道父母姓名、父母或家庭的電話號碼。

      2、知道不能爬到窗戶、陽臺欄桿上玩耍。

      3、知道不能往樓下扔東西。

      4、知道不能玩火,不能自己開煤氣灶。

      5、知道不能觸摸電源插頭孔,不能玩帶電的物品。

      6、知道不要將細小物品塞進口、鼻、耳中。

      7、知道不玩剪刀、小刀、玻璃、金屬片等危險物品。

      8、知道不給陌生人開門,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9、知道上下扶手電梯需牽著大人的手。

      10、知道上下樓梯或在馬路上行走要靠右走。

      11、知道外出游玩或逛街會跟隨成人,不到處亂跑。

      12、知道看紅綠燈走斑馬線橫穿馬路。

      13、知道乘坐汽車時頭、手不能伸出窗外,要系安全帶。

      14、知道與大人走丟了要找警察。

      15、知道幼兒園的名稱、班級。

      16、知道正確的洗手、吃飯、喝水、入廁、睡眠等日常生活要求。

      17、知道坐在椅子上不能搖晃。

      18、會安全地使用勺子進餐。

      19、會遵守紀律排隊、站隊,不擁擠、不推人。

      20、會用正確的方法玩玩具,不砸人。

      21、會與同伴友好地交往,不打人、抓人、推人。

      22、在運動活動中有躲避意識。

      23、身體有傷痛會向老師表述。

      24、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25、有跟隨成人進行消防疏散的經驗。

      26、外出郊游知道不隨便碰捉昆蟲。

      27、認識紅綠燈、汽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人行橫道、人行天橋、注意信號燈安全出口、緊急出口、停車場、加油站等通行標志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乘車小常識,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2、激發幼兒主動關心別人,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繪畫和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音樂《叭叭叭、汽車開來了》、A4白紙若干、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放音樂帶領幼兒玩開汽車的游戲,引出主題。

      在音樂聲中,幼兒與教師一起開汽車進入課室。

      ——“小朋友,剛剛我們一起開著我們的小汽車來到了我們的課室,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乘坐過公交車?

      ——“公交車是什么樣子的,和其他車子哪里不一樣?

      ——“公交車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做的?

      ——“我們在乘車時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與幼兒一起討論圖片上的幼兒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圖1: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與其他小朋友大聲吵鬧,走來走去的。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2)出示圖2:有個小朋友把頭伸到窗外東張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3)出示圖3: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吃東西,而且把垃圾亂扔。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三、教師小結:

      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都要做一個注意安全,講文明、講禮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圖中的小朋友那樣不注意乘車安全,不講文明禮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車時,你會怎么做?請個別小朋友講述正確的乘車方法,然后讓全班小朋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乘車的行為。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教師鼓勵、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繪畫,同時細心的添畫細節部分,豐富內容。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7

      孩子的好奇心很大,看到感興趣的事物時,不管危險是否都要去做。所以,家長應主動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安全常識教育。那么,園區內安全常識有哪些呢?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電,讓孩子了解玩火玩電的危險性。

      2、教育孩子不要爬到窗臺陽臺上,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后果。當孩子在電視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動作時,應及時告知孩子這是有很牢固的保證措施下才能做的,不要模仿。

      3、教育孩子不要在廚房里玩,因為廚房是一個不安全的場所,火爐、熱鍋、刀叉等等,都容易造成危險。

      4、教育孩子不要在馬路邊玩或追逐,有意識地幫忙孩子學點交通知識。

      5、教育孩子不可獨自去公共場所、乘公共汽車、看電影等外出活動。

      6、教育孩子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靜暗處。

      7、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并教導他這樣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币苑栏`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8、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9、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不得隨便離開團體,有事應告訴教師。

      10、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要遠離變壓器、建筑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聽教師(或者大人)的話,

      11、教育孩子當被陌生人強迫帶走時,應大喊“救命”并趕快逃走

      12、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教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8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2、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有關滅火的錄像,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濕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游戲:滅蠟燭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幼兒想出辦法后,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么辦?"

      "現在天氣干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濕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采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實際生活中有過多次體驗的事情——著火為主題,對幼兒進行滅火、防火教育,帶有普遍性與典型性。讓幼兒帶著問題“著火了,怎么辦”,邊思邊做,從而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到“火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從教育活動過程來看,教師的目標意識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個提問都緊扣“著火了怎么辦”這一中心。一開始,教師在做完“滅蠟燭”游戲后,馬上轉入引導幼兒討論“出現了火情怎么辦?”充分激發幼兒想出各種滅火的辦法。當幼兒看完錄像后,發現自己想出的辦法還有不足后,從而為“怎樣避免火災”問題的深入進行埋下了伏筆,使幼兒知道火災給國家、集體造成的損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增強了防火、滅火的意識。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9

      1.耳朵里不能放玩具。

      2.放鞭炮要遠離,并捂耳朵。

      3.鈴鐺與報警器不許放在耳邊。

      4.不要自己隨便挖耳屎。

      5.洗澡游泳時耳朵進水要用棉簽擦干。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10

      1.小孩不要玩針線(預防扎傷眼睛)。

      2.不要玩醫院的注射器與針頭。

      3.玩具槍不許對小朋友的眼睛。

      4.孩子用的剪刀應該是平頭的。

      5.照像時不要看閃光燈。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桌椅使用不當會有哪些危險。

      2、學習正確搬放桌椅的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2、幼兒用書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講述故事。

      提問:小椅子對小桌子說了些什么?小桌子又對小椅子說了些什么?

      (2)教師小結:小猴拖拉桌椅、攀爬桌椅、搞惡作劇等,不僅自己摔倒受傷,還讓小伙伴也受到傷害。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愛護桌椅,不小心使用,會有哪些危險?

      3、引導幼兒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桌椅。

      (1)組織幼兒談話,討論:

      我們要怎樣使用桌子和椅子?(輕搬輕放,不攀爬桌椅,不拖拉桌椅,發現桌椅壞了及時告訴老師修理,制止破壞桌椅的行為等)

      怎樣搬動椅子安全?怎樣做才不會碰到其他小朋友?(椅子腿向下,雙手握住椅子背,輕搬輕放)

      (2)教師示范正確搬動椅子的方法,請幼兒練習。

      中班安全禮儀小常識 篇12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懂得要遠離它。

      2、積累安全生活的經驗,增進自我保護的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哪些是危險的事

      活動難點: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情境表演“胖胖喝進了鹽酸”

      活動過程:

      情境表演——討論活動——看圖片——總結評價

      一、 情境表演“胖胖喝進了鹽酸”

      胖胖是一個虎頭虎腦,模樣長得十分可愛的中班男孩。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胖胖從外面與小伙伴一起玩好,滿頭大汗地回到了家里。媽媽正在廚房忙著燒飯,胖胖擦了臉、洗了手,就忙著找水喝。這是胖胖突然發現雪碧瓶里有“飲料”,捧起雪碧瓶就喝了起來……十分慶幸的是胖胖的爺爺、爸爸媽媽都在長海醫院工作,而且他們的家也住在長海醫院的職工大樓里。因搶救即使,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經過幾個月的調理,胖胖又能正常地進食了。事后,經了解才知道,胖胖的媽媽將鹽酸拿回來,是為了打掃衛生用的。沒想到一時疏忽險些釀成慘劇。

      二、 討論活動

      1、 胖胖為什么會生?。?/p>

      2、 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

      小結:我們平時不能隨意的去碰、去吃一些物品。

      三、 看幾副安全教育的圖片

      圖片一:下雷雨是小朋友在大樹下避雨

      圖片二:一個人在摸插座

      圖片三:陌生人敲門馬上把門打開

      說說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那我們碰到這樣的事應該怎樣做?

      四、總結評價

      看全黄大色大黄美女